规划图
花卉世界网11月24日消息:中山市住建局于19日发布《中山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示时间持续到12月18日,市民有相关建议可向市住建局反馈。《规划》中提到,构建“一心六楔、两带七廊多片”的生态安全格局,并针对全市生态安全格、空间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绿色交通、能源供应等不同方面进行相关推进工作。
3000亩崖口红树林
申请市级自然保护区
延续中山市“山、城、水、田、海”的生态基底格局,保育山体植被、基塘农田、滨海滩涂湿地等区域生态系统,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林等生物栖息地,沿河流水系、生态景观林带、环城绿带建设生态廊道,连接生态斑块,保障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强化自然山水格局。
的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一心”为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中山市南部山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绿肺”,对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涵养区进行保护,集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资源密集区,进行保护式开发建设。
“六楔”是五桂山绿心向铁炉山森林公园、崖口红树林保护区、横门-洪奇沥出海口、东河口三角洲、卓旗山森林公园、金钟山森林公园六个生态绿核延伸构成的生态绿楔。“两带”指沿横奇沥水道和西江干流-磨刀门水道的河流生态防护带。
“七廊”指四条主干水系廊道和三条生态隔离带,水系廊道包括小榄-横门水道生态廊道、鸡鸦水道生态廊道、拱北-狮滘河生态廊道、石歧河生态廊道,生态隔离带包括北部、中部及南部生态廊道。“多片”指中山市内集中连片的基塘农田生态系统及海滨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横栏-板芙基塘、东升、阜沙-港口等生态农业区。
同时,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3000亩的崖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将申请成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未来将重点建设田心森林公园、珊洲山森林公园、华佗山森林公园、三角山森林公园、蒂峰山森林公园和尖峰山森林公园6个森林公园,另外建设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届时,中山市民又多了几个好去处。
翠亨新区、岐江新城
将成绿色生态示范区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提到要发展绿色生态示范区,其中,翠亨新区、岐江新城是未来建设的重点区域:以翠亨新区起步区为试点范围,以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服务业等低碳产业集群为抓手,重点探索开展覆盖新区建设、项目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等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全市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积累有益经验,将翠亨新区建设成为宜居、低碳、现代化的滨海新区,成为全市城市建设的样板;以岐江新城为试点范围,以建设景观优美、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中山市滨水新坐标为抓手,重点在城市T O D开发、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绿色交通发展、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努力将岐江新城建成体现“绿色低碳、智慧创新”等新型发展理念的国际水准的现代化总部经济区,未来中山发展的“心脏”。
绿色建筑比例
2020年争取达到80%
在绿色建筑推进方面,《规划》指出,中山将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其中可结合东区CBD、岐江新城、翠亨新城的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将东区C B D、岐江新城、翠亨新城作为中山市绿色建筑重点发展建设区。新建筑需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和再生建筑材料。逐步提高绿色建筑建筑面积以及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争取到2020年,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80%,其中三星以上达到10%以上,二星以上达到30%。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主要集中在东区、南区、西区、石歧区等,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路径,重点对能耗过高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改造,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单位、酒店、学校、商场等,由产权单位对空调系统、热水系统、照明系统或变配电系统进行低成本节能改造。同时也在改造区内推行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等技术。
到2020年,全市公共建筑改造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同时,小榄镇、东升镇、三乡镇、古镇镇等将推进外门窗、外遮阳系统、屋顶等节能改造,增加通风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效降低住宅建筑耗能。
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到20 20年全市将达到30 0万平方米。坦洲镇、板芙镇、神湾镇等则大力推进农村绿色建筑建设,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等农房节能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农村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太阳能利用推广工程,推进农村用房节能改造。保障性住房节能改造主要集中在东区、南区、西区、石岐区等,重点推进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加强建筑墙体、屋顶、外窗等保温隔热,创建中水回用系统,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推进保障性住房节水节能。
对于实施或运用绿色建筑的生产商和开发商,将给以减税、免税的税收优惠,消费者购买和安装节能门窗、保温材料以及暖通装置等指定的绿色住宅产品,可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政府应采取措施,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快调整信贷结构,为绿色建筑提供绿色信贷,并积极扩大对绿色建筑项目信贷投放力度,以激励相关建筑企业发展绿色建筑,确保绿色建筑项目有足够的资金启动和运行。